启程,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|
http://metadragofly.com/2023年01月16日 08:29:28 |
“月亮上有广寒宫,嫦娥就住在那儿,还有玉兔呢……”小时候,最喜欢依偎在妈妈的怀中,任由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莅临室中,听着妈妈温柔的细语,陶醉在诗一般的梦境中。 梦里,我注视着月亮上跳动的影子,是嫦娥在翩翩起舞吗?探索太空的梦想在幼小的心中埋下种子,于是我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。闪烁微光的星星成为我逐梦的引路人。 1970年4月24日,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用“长征一号”运载火箭发射成功,《东方红》乐曲传遍全世界,中华民族从此拉开了进入航天时代的序幕,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;2003年,“神舟五号”搭载首位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前往太空,成功围绕地球飞行十四圈;2008年,“神舟七号”搭载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,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;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“神舟十号”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,在轨飞行15天,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……这些事件都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在不断飞跃,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跻身于强国之中!翻看着中国艰辛而坚毅的航天史,圆梦航天的心愈发地炽热,更迫切地想要揭下太空那神秘的面纱。 时隔8年,王亚平、聂海胜和张晓光在中国空间站再次太空授课。一堂生动有趣的太空课,点燃的是一个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梦想。我守在电视前,目光紧紧聚焦在三位航天员身上,那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实验让我实在是无法挪开眼睛。水膜和水球实验最为精彩,用一个金属圈伸进水袋,拿出时水竟在金属圈内形成一层水膜,再往水膜上继续加水,水膜越来越厚,最终变成一个大水球。“失重状态下,水的表面张力大显神威,才能做出地面无法做出的水球。向水球内注入一个气泡,水球则倒映出一正一反两个人像,这是气泡将水球分割成了两个部分,分别成像的结果。”王亚平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实验原理。一瞬间,一股强烈的钦佩与向往之情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。 渐渐地便迷失在其中了,我好像置身于空间站之中,身体随空气而波动,无力而眩晕的感受蔓延全身,每一个细胞都变得晕头转向,我极力控制自己,尽可能保持平衡,我艰难地向窗摸索去,一点一点挪动。透过窗,我看见了地球,这个孕育生命的摇篮,她转动着,在茫茫太空游荡,夜以继日;在她的身上,我看见了一只雄鸡,那是祖国的方向,是十四亿人民的寄居之所, 是一片插满五星红旗的厚壤。而蕴含着地球的是一望无际的宇宙,是深邃的轮廓,那里有瞬息万变的星球。我尝试出舱,穿过通往气闸舱狭长的过廊,打开内舱门进入气闸舱,然后关闭内舱门,把气闸舱逐步减压到真空状态,在内心激烈的斗争结束后,我坚定地打开外舱门。映入眼帘的是浩瀚无垠的太空,是触不可及的星球。我任由着身体在太空飘荡,却感到一丝的压迫感,逼迫着向前奔跑,在真空中我一次次迈开步伐,向前不断跨越,就这样一步步靠近追求的梦想。我想自己或许已和太空融为一体,可它的无尽与黑暗又令我胆怯。我向着那些人类不曾拜访过的地方靠近,向着人类不曾到达过的高度前进。不仅仅是我,还有千千万万个热爱航天事业、拥有航天理想的航天人!顺着牵引绳,我驻足于月球上,急切地寻找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留下的足迹。我顺着他的脚印,走向未知的领域…… 原来,月亮上跳动的影子是表面坑坑洼洼的月亮在转动,月亮上没有广寒宫,没有嫦娥,也没有玉兔,只是寄托着人民对未知太空的向往与追求,只是驱使着人类不断创新与前行的动力。 “飞天梦永不失重,科学梦张力无限!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,是浩瀚无垠的宇宙,是永无止境的未来。我期待,我等待,在浩瀚太空的探索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身影、中国足迹! 还有仰望星空、正在启程的小小的我…… 三合初级中学八(9)班 李傲 |
原标题: 启程,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|
作者: 网络编辑:杨露萌 |